当前位置:本站首页文章频道文艺精品史海纵横

呵气成墨话端砚

[ 推荐:★★★☆☆┋作者:未知┋来源:未知┋发布:水月一笑天┋发布:2011年4月26日┋阅读:12374次 ]


    藏砚家苏东坡
    苏东坡多才多艺,他的诗词文章,世所推崇,乃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文坛泰斗.苏东坡的书画艺术也有很高的造诣.
    也许是擅文善书的缘故吧,苏东坡对文房四宝不仅钟爱,而且颇有研究,写下了不少关于端砚的精辟论述及赞美端砚的诗文.
    据笔者所看到的资料,苏东坡生前藏砚不少,既有端砚又有澄泥和歙砚.其中当然以端砚为贵.苏东坡所藏的几方名砚还很有传奇色彩呢!
    福建省宁化县文化馆珍存一方伊氏(秉绶)旧藏的端砚.砚底左侧有伊氏亲笔题刻两行,文曰:"嘉庆五年,修白鹤峰东坡故居,得此砚于墨沼,汀州伊秉绶记."从这砚铭可知此砚是伊秉绶在惠州上任得到的.
    白鹤峰是东坡被贬惠州时居住的地方。东坡这方端砚是怎样落入墨泥中的呢?其情不详。据1874年4月的《中国新闻社专稿选》(三)刊登的《伊秉绶的书法和藏砚》介绍,苏东坡用过的这方砚,石呈紫色,长21厘米,宽10厘米,厚2厘米。面沾饰纹古朴,削端有一方形小水槽,研磨处微凹。砚底边缘作弧状,四角有略为突起曲形砚脚,中间刻有行草“轼”字和阴文篆书“德有邻堂”的字。砚盒是红木的,极精美。
    伊氏得砚之次年入都,携砚以随,就证于当时负有盛名的书法和古物鉴识家翁方纲。翁为铭题砚盒上云:“东坡先生德有邻堂之研,先生书名在焉。惠州守伊公得之,盖去先生寓此七百有五年。辛酉四月翁方纲铭。”翁方纲之铭考证了此砚确实是东坡遗砚。
    后来,伊氏以父忧去官,回乡家居,此砚携归它化。伊氏殁后成国子孙传家之宝,历一百余年。建国后,伊氏后人将这方东坡端砚献给当地人民政府珍藏,一直到现在。1962年,郭沫若到福建视察,亲自观赏这方端砚。经郭老鉴定,再次确定为东坡遗物。
    无独有偶。1982年初,湖北省竹溪县文化馆也征集到一方苏东坡曾经用过的端砚。
    这方苏藏端砚呈瓦形状,色泽如猪肝,中有冰纹,敲击有铿锵之声,犹如石磬。正上方雕有一独角兽(山海经注为螭虎),面如狮,下巴有须,五爪登云,二目观日。可惜尾巴断去,但不失其珍。
    据1982年4月2日《人民日报》介绍,这方苏砚砚长22厘米,宽13.5厘米。正面左侧摹刻有东坡亲书的“金声玉质,卉垂于瑖”八个生动的行楷,左下方落有苏轼两字,并有藏宝篆书小印一方,背后上方为“后朵阁瓦”可能是有制造此砚的作坊,时间为元符三年仲秋。
    元符三年即公元1100年,这是宋微宗赵佶即位之年。

上一页  [1] [2] [3] [4] [5] 

复制此文】【打印此文】【关闭窗口】【字体:

 上一篇:端砚的起源及发展
 下一篇:老子的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