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本站首页文章频道生活资讯休闲人生

民俗与儒、释、道三教

[ 推荐:★★★☆☆┋作者:未知┋来源:未知┋发布:水月一笑天┋发布:2008年12月13日┋阅读:2043次 ]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铁粱说:“民俗指的是生活文化,只要渗透到生活之中的就是民俗文化。文化在生活上发生作用就是民俗。生活文化(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传统性。”儒、释、道渗透到百姓生活中的部分,也就成了民俗文化。
    在汉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国逐渐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并存的文化格局。释尽外来文化,自不用说;道源于“六艺”,出于儒家经典而有所失,不是中国文化的正统,不能正面代表中国文化,而儒家文化本身就是中国文化之源,是中国文化的正统。所以,儒家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儒家文化就是中国文化,或者说中国文化就是儒家文化。
    明朝以后,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现象。明朝高僧憨山极力主张调和儒、道、释三教思想。憨山有偈:“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本栏目将连续介绍与儒、释、道三教有关的民俗文化。

复制此文】【打印此文】【关闭窗口】【字体:

 上一篇:如何鉴别紫砂壶的好坏
 下一篇:常见民俗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