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本站首页文章频道文艺精品阅读欣赏

给经济学家上一堂常识课

[ 推荐:★★★☆☆┋作者:何学林┋来源:网络┋发布:水月一笑天┋发布:2008年12月28日┋阅读:8823次 ]


    (四)教授生产讲义?妓女生产嫖客?——吴敬琏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错误概念
    吴敬琏的另一个常识性错误是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概念模糊。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是经济学上的一个基本概念。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劳动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性劳动,另一类是非生产性劳动。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叫生产性劳动,反之,则为非生产性劳动。从社会形态意义上讲,能使社会财富增加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反之,则为非生产性劳动。在吴敬琏的头脑里,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概念是混乱和矛盾的。证券市场或炒股既不生产物质产品也不增加社会财富,属于非生产性劳动,这是对的。吴敬琏据此对炒股和证券市场持否定态度,他把非生产性劳动等同于没用的和不必要的劳动,这就错了。但他显然不否定教授这种职业,否则,像他这样道德自律性极强的人早就改行不当教授了或自觉“下岗”了。吴敬琏不否定教授这种职业,是因为根据他生活的常识觉得,教授“生产”着讲义和弟子,讲义给人启迪,弟子又生产着各种各样的财富,作用大着呢!怎么能跟炒股同日而语呢?因此是生产性劳动。这里吴敬琏又把劳动的有用性即能够满足某种需要当作了生产性劳动的定义。根据他生活的常识,他不知道炒股有什么用,于是就把炒股和证券市场当作非生产性劳动而加以否定;同时根据他的生活常识,他知道教授大有用处,就又把教授当作生产性劳动而不加以否定。根据这种逻辑,妓女“劳动”也是“生产性”的,因为妓女“生产”着嫖客。从这个意义上讲,教授等于妓女。根据这种逻辑,假如有人开了一个帽子工厂,那么,原材料生产厂家的人都是他的生产劳动者——为他生产原材料,工商税务人员是他的生产劳动者——搞企业自然少不了工商税务机关的帮衬,武装警察、人民军队也须是他的生产劳动者——没有警察保一方平安他如何能开工厂?没有军队保家卫国,没有大家怎能有他这个小家?甚至连美国总统克林顿也应是他的生产劳动者——克林顿为他“生产”了美国政策,这与他将帽子出口美国大有关系……如果按照吴敬琏的逻辑这样联想下去,全世界的人都和他的帽子工厂有关,岂不都成了他的生产劳动者?如果帽子工厂的老板知道他生产一顶帽子整个地球都动起来了,他会作何感想呢?请问吴敬琏。

    (五)投机还是投资?
    炒股是投机还是投资?这也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实这也是很无谓的争论。投机与投资之争无非是想说明炒股的意义,我们为什么不像上面那样直接去说明炒股和证券市场有什么作用和意义,而非要用投机和投资这两个筐来装呢?如果有幸被装入投资筐里,那么,炒股和证券市场就是“好”的;否则,假如不幸被装进了投机筐里,那就“坏”了?不幸被装进投机筐里而又要说“好”,那就得为投机正名,说投机其实也是“好”的。这就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学家们做的事情。

    投机的“好”与“坏”只是一个道德的范畴,并不是一个严谨的经济学概念,因此,用投机这个筐来装股票本就不妥,更不必去研究投机的道德内含并进行更正。这不是经济学家该做的事情。就算是投资好了,难道一切投资都是“好”的?亏损的投资、浪费的投资、错误的投资也是“好”的?显然不是。

    再说了,世界上的事物并不都是非此即彼的,不是投资就一定是投机?或者反过来不是投机就一定得是投资?在投资与投机之外存在大量事物,另有它们的作用和意义所在!假如吴敬琏既不投资也不投机,难道我们就无从判断其存在的价值了吗?显然不是。

    经济学家们说了:炒股具有投资和投机双重性,通过买入股票获取股息红利收入部分是投资行为,而通过买卖股票赚取差价收入部分则是投机。这里,经济学家们的思维逻辑是这样的:股份公司是搞投资的,股份公司把投资赚的钱按股份比例分给了股票持有者,那么这个股票持有者也就成了投资者。而通过炒卖赚的钱是与股份公司投资赚的钱无关的,因此,这部分就不是投资,而是投机了。这种逻辑是错误的。如果我们从以赚钱为目的的资金或资源投入就叫投资的角度来说,那么,炒股就是投资,不管他是为了获取股息红利还是为了赚取差价,也不分股息红利收入还是差价收入,投资的属性与赚钱的行业和手法是无关的;如果我们从投给股份公司的钱就是投资的角度来说,那么,每个股票持有者都是投资者,不论他是终身持有还是只是瞬间持有,也不管他是从一级市场上买进的因而他的钱进了股份公司,还是从二级市场上买进的从而他的钱没有进入股份公司,他们在持有股票那段时间上是投资者,纵使他是从二级市场上买进的,也是在接替一级市场上的投资者而成为投资者——他是在一段时间上的投资者,是投资的接力者,而不是说他的钱进了股份公司的账,也不因他的钱没有进股份公司的账而不是投资者。

    经济学家经常说:某只股票市盈率低,具有投资价值,而某只股票的市盈率高,投资价值不大;当股民们经常不买市盈率低的股票反买市盈率高的股票或者市盈率这么高了还买时,他就说中国股市不成熟,股民们不理性。这是他用上面的错误的逻辑看问题,即认为获取股息红利才叫投资所致。他自己不懂就说股市不成熟,股民盲目。什么叫市盈率?打比方说,某股票的市盈率为30倍,意味着你若在这个价位上买进这只股票,通过股息红利收入需要30年才能收回投资!而30倍这样的市盈率被认为是不高的和有投资价值的,除非你是疯了,才会听从经济学家的说教去做30年后仅仅可收回投资而冒30年内这家公司可能早已破产倒闭从地球上消失了的巨大风险!就算市盈率10倍吧,这样的股票在我们的经济学家看来已经是极具投资价值的稀有股票了,但你仍需10年才回本。经济学家们鼓励你“投资”,让大家都去买来等着分红,也就是反对炒股。经济学对投资的观念、对股票投资价值的观念是如此的幼稚和荒唐可笑,若让他给你指导炒股票,你不赔个精光才怪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复制此文】【打印此文】【关闭窗口】【字体:

 上一篇:人生犹如下棋
 下一篇: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