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本站首页文章频道文艺精品阅读欣赏

给经济学家上一堂常识课

[ 推荐:★★★☆☆┋作者:何学林┋来源:网络┋发布:水月一笑天┋发布:2008年12月28日┋阅读:8824次 ]


    (三)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中国经济学家脱离实践,因此,中国经济学家普遍地缺乏常识
    读到这里,读者朋友可能会感到疑惑了:我们尊敬的经济学家真有像你说的那么幼稚可笑吗?你是什么人,有资格给经济学家上常识课?

    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我们的经济学家一直在书斋里闭门造车,对在经济大潮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虽是常识也有所不知,这是非常正常的。中国经济学家普遍脱离实践,因此,中国经济学家普遍地缺乏常识。

    (四)10前,我在做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时给经济学家上了一堂常识课,发现经济学家不懂常识。
    早在10年前的学生时代,笔者就已经发现了经济学家不懂常识的秘密,并给经济学家上了一堂常识课。

    1991年下半年,笔者利用研究生暑假和调研的机会来到深圳,边打工边研究深圳股市,发现深圳股市正处于一个谷底往回升的大牛市初始阶段,便把打工赚的钱投入股市炒股,买到龙头股深发展,一周内即翻了一番;后来又借身份证请人排队认购新股。回到北京后,“炒股发财”的故事在人民大学被传为美谈。据此写出的“深圳股市逐步走向成熟”的调研报告和“证券市场在我国的发展问题”的毕业论文获得优异成绩。答辩的时候,我发现主考的经济学家们仿佛是在听我讲课——他们显然不懂股市常识。10年前当学生时就给经济学家上常识课了,10年后再给经济学家上一堂常识课,又有什么稀奇的呢?奇怪的应该是我们的经济学家,10年来没有长进,还犯常识错误。

    笔者的调查报告和毕业论文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但在深圳炒股的经历却受到校方的严厉处罚。根据校方规定,学生是不能“经商”的。研究经济学而不许参与实践,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经济学家能不缺乏常识吗?从那时起笔者就更加坚定了“带着经济学养在实践中研究经济学”的“人生设计”。1992年,经济学硕士毕业后,便主动放弃了攻读北京大学某著名经济学家博士研究香港股市的机会,参加了工作。时至今日,虽历尽坎坷,但仍“衣带渐宽终不悔”,我认为,我的路是走对了。笔者并无“特异功能”,只是走了一条与我们的经济学家不同的研究经济学之路,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五)十几年前,我在研读《资本论》时,发现《资本论》专家只研究第一卷,不懂第三卷。
    股市是新生事物,指导企业家实践需要真功夫,经济学家有所不知,可以理解。但像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这样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详细的论述,难道靠一部《资本论》“打天下”的中国经济学家连这点常识也会没有吗?是的。十几年前,笔者曾在条件十分艰苦的山沟沟的军营里自学《资本论》,被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和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征服得五体投地,读得如痴如醉,接连研读了几遍,读出了不少问题。有一次,我怀疑马克思关于地租中的一个表述有误,便怀着十分虔诚的心情赶赴百里外的某大学向一位以专门研究《资本论》闻名的经济学教授请教,我跟他讲了半天,讲得脸红脖子粗,他还不懂我的问题,答也非所问,感觉他对《资本论》中这一部分的内容并不熟悉。我当时虽感到很困惑,但还不敢怀疑他对《资本论》不熟悉。事后我才知道,这位著名的《资本论》研究专家是专门研究第一卷的,而关于地租的部分在第三卷末,难怪这位教授有所不知。后来当我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后,进一步发现这种情况在经济学教授中还很普遍。
 

    中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以形容《论语》的博大精深。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比《论语》要博大精深多了,一卷《资本论》也就足以打天下了。《资本论》有四卷,其中第四卷又分三册,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概念在第四卷里,第四卷常常被学者们忽视,吴敬琏虽然学贯中西,或许他熟悉一、二、三卷,对第四卷不熟,那么,他不了解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是马克思太伟大了,怎能怪我辈没学问?

四、经济学家请让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理论一直落后于实践,其为改革实践开出的“药方”常常是一些“馊点子”,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价格双轨制”。“价格双轨制”造就了大批“官倒”,使腐败盛行,并引发了学潮,使改革付出了十分巨大的代价。因设计“价格双轨制”而名声大噪的某少壮派经济学家后来竟还调侃地说什么:“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价格双轨制”是典型的书斋里设计出来的方案,它缺乏对中国基本国情的基本了解。

    多年前,理论落后于实践一直是使中国经济学家引以为羞的。一些培训班也早已不请经济学家了——因为没人听。这些年来,由于超额利润被平均化,生意越来越难做,人们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嘛,顾名思义,应该有什么高见。于是,我们的经济学家历史地被推到了前台,成了进明星,以致于吴敬琏上了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这本身就是一场误会,但是我们的经济学家缺乏自知之明,以为自己真的了不得,不得了,信口开河地指手划脚,指点起迷津来了,不小心露了馅——这是必然的、迟早的事。

    笔者没有义务也没有时间一直陪着经济学家上常识课。给经济学家上一堂常识课是给经济学家提个醒,增加点自知之明,否则,人们迟早会说:“经济学家请让开!”那时多尴尬,多没面子!
 

上一页  [1] [2] [3] [4] [5] 

复制此文】【打印此文】【关闭窗口】【字体:

 上一篇:人生犹如下棋
 下一篇:人生境界